宝宝刚出生的时候,我们都知道用母乳喂养是最好的选择。实在没办法做母乳喂养的,才会选择人工喂养。
随着宝宝一天天的长大,母乳的营养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宝宝的生长需求了。有的妈妈会说,我家孩子吃得越来越多了,发觉孩子只吃母乳或是奶粉都吃不饱了。刚喂完奶一会儿就开始哭,可是,母乳真的没那么多了啊,该怎么办?
这也是让好多妈妈困惑的问题,我们到底要从宝宝几个月开始给他们添加辅食呢?
一般的宝宝我们是从六个月开始的,也有得宝妈母乳实在是不够宝宝的需求了,在宝宝满4个月以后,可以咨询医生是否可以开始提前安排引入辅食。从四个月开始,先从添加含铁的米粉开始,或是添加一些蛋黄泥。慢慢地,宝宝适应了,再继续逐步添加蔬菜、水果、鱼肉等辅食。
添加辅食,记得一定要按照宝宝的月龄慢慢的一种一种的添加。刚开始,可以先添加一些泥状的食物,这样可以让宝宝的消化器官慢慢适应。比如土豆泥,苹果泥之类的。而且添加辅食不要一次添加太多,要根据宝宝的食量,循序添加,一种辅食要经过三天的适应期,如果宝宝没有不良的过敏反应,再添加另一种。不要一次就给宝宝一下子添加几种食物,这样宝宝会适应不了,你也不确定宝宝对哪一种食物会有过敏反应。
有些宝宝可能对新添加的食物表现出抗拒,这是正常的,妈妈要有耐心让宝宝少量多次尝试,慢慢适应新口味。
宝宝的辅食添加,有的家长会认为自然到了宝宝可以吃辅食的阶段,那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开始狂吃海喝了。这其实是十分不正确的。宝宝虽然到了可以吃辅食的阶段,但宝宝的消化系统相对于大人来说还是非常脆弱的,只要辅食一有什么不合胃口,就可以通过宝宝的大小便发现。
朋友家的二宝,都已经快一周岁半了,还是不喜欢吃辅食之类的食物,就只是吃一些母乳,虽然是母乳的营养已经完全不能跟得上孩子每天的生长的需要。这样的行为,完全是因为朋友不知道怎么从最初开始给孩子添加辅食,一直以为孩子大些了,自热而然的就会因为母乳的减少而自己吃食物补充了。没想到,孩子都一岁半了,还不知道怎么自己吃东西,更不要说自己会用勺自己吃饭了。而且孩子的体质也特别的弱小,经常生病,和同龄的孩子们比起来,好像是要小三四个月的样子。走路也不会,只能是依靠父母抱着。这些,也完全取决于孩子的营养跟不上去,从小没有做好添加辅食的准备。
有的宝宝太早吃辅食,而有的宝宝却太晚吃辅食,这就导致太晚吃辅食的宝宝营养没有很好的跟上身体的需求。过早或过晚添加辅食对宝宝都不好。
过早添加辅食(早于4月龄)的危害:宝宝的消化系统还没发育完善,如果添加辅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、拉肚子、过敏等问题。会提前降低奶量的摄入,造成主要的营养吸收不足。辅食一般含有较高营养,提前摄入可能会造成宝宝营养过剩,形成肥胖。宝宝身体结构和心理上还没做好摄入主食的准备,提前添加会给他们造成不愉快的经历。
过晚添加辅食(晚于6月龄)的危害:增加营养不良、缺铁性贫血、微量元素缺乏的风险。错过婴儿味觉敏感期,影响孩子对其他食物的好感度,造成喂养困难4-6月龄是宝宝味觉和吞食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,如果不及时添加辅食,会影响孩子这些功能的发育。
给宝宝添加辅食的总原则是:循序渐进,不管是从数量,还是从种类来说,都应该由少到多,仔细观察宝宝的适应情况,遵循“由一到多”和“由细稀到粗稠”原则。让我们的宝宝尽快的成长起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