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表示,宝宝每日饮水量占自身体重的10%-15%最佳。
执笔:邵菲
编辑:刘一之
定稿:苏子后
水是生命之源,是宝宝健康成长的必需物质,一旦干涸,将影响其正常生长发育,但是,还不会说话的宝宝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,父母需及时接收他们发出的补水信号。
本文配图均源网络,图文均无关宝宝什么时候开始要补水
一般来讲,6个月之前的宝宝,在母乳喂养的过程中,就已经获取了身体生长所需的液体,此时,基本不需要额外的补水。
不过,如果是吃配方奶粉,宝妈可以在宝宝3月龄之后,在其吃完奶之后,偶尔喂一两勺白开水,除了补水之外,还可以清洁口腔,有助于宝宝味蕾的发育,对培养之后的饮水习惯很有好处。
但是,需要避免他们饮水过量,避免影响对母乳或配方奶粉的营养吸收。
此外,美国研究团队发现,过早给孩子大量饮水,会增加肾脏负担,有引发“水中毒”的危险,不利于宝宝的健康。
因此,宝宝到了6个月之后,父母就可以适当的额外补充水分了。
如何判断宝宝是否该补水
当宝宝出现以下这些情况时,宝宝就已经严重缺水了,父母需及时补。
1、频繁舔嘴唇、双唇干裂
口渴时舔舌头,是宝宝的一种本能反应,如果父母没有及时的发现并补水,可能还会演变成嘴唇干裂,因此,宝妈需要随时观察宝宝的情况,及时接收其缺水的信号,立即补水。
2、排尿次数减少
宝宝的排尿情况与体内的含水量息息相关:
正常情况下,宝宝每天的排尿次数很多,且有基本的节奏规律,如果宝妈发现宝宝的排尿次数突然减少(低于6次),且尿量少、颜色黄时,体内已经严重缺水了,需赶紧给宝宝补水,否则有引发便秘的可能。
3、皮肤易出现划痕
当体内严重缺水的时候,皮肤表层细胞处于脱水的干瘪状态,以至于在被轻轻一滑之后,无法及时恢复到原始状态,留下一道明显的划痕,此时,宝妈需要及时给宝宝补水,以缓解其难受的状态。
4、大量出汗
当宝宝体内燥热,或者室温明显高于体温的时候,宝宝的出汗量就会增加,导致体内的水分缺失,因此,在他大量出汗之后,宝妈需要及时给其补水,防止身体脱水。
此外,当宝宝大哭、拉肚子、发烧等时候,父母也需及时给他们补充水分,缓解不适情况。
给宝宝补水的方法
1、少饮多餐
父母在给孩子补水的时候,应当做到“少饮多餐”,需避免其长时间不喝水,等渴起来了就牛饮,此时,不仅体内水分已经失衡,还会增加肾脏在一定时间内的负担,不利于身体健康。
建议,可每天上午下午各喂2-3次,每次喝水量为:2-3岁儿童50-ml,4-6岁儿童每次-ml,这样补水能避免给肾脏增负担。
2、切忌渴后暴饮
当孩子极度口渴的时候,父母应当让他们先喝少量的水,休息一会儿再喝,一定不要一次喝过多的水,否则易导致血液浓度快速下降,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,出现心慌、气短、出虚汗等不适情况。
3、每日饮水量需控制在体重的10%-15%
专家表示,宝宝每日饮水量占自身体重的10%-15%最佳,即在除去日常饮食摄入的水分之外,每日单纯饮水量为:2-3岁儿童-ml,4-5岁儿童为-ml。
但这也只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理想数值,具体每一个孩子都存在个体差异,父母根据他们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就好。
4、白开水是最佳补水饮品
在任何时候,白开水都是最佳的补水选择,因为它是完全安全,且对宝宝身体没有任何负面影响的“水源”。
此外,如喂其他饮品,最好能用白开水稀释,以将味道减淡、糖分降低,更适合宝宝肠胃的吸收。
夏季宝宝补水四大原则
1、饮料不能代替水
它和果汁中都含有大量的糖分,不仅会威胁其口腔健康,还会影响消化功能,降低原本就因炎热而不太好的食欲。此外,里面含有的色素及其他物质,还易对宝宝大脑发育造成损伤。
2、少喝冰水
虽然炎热的夏季,喝凉水可以快速缓解,但是突然的冷刺激易引起胃粘膜血管收缩,从而引起胃痉挛等不适情况,对宝宝身体造成伤害。
3、用酸奶代替牛奶
夏天温度较高,牛奶喝多了易导致宝宝体内肝火旺盛而上火,引发便秘等其他不适情况,此时,可以用酸奶代替牛奶,其所含的营养物质和牛奶较为接近,还富含多种益生菌。
4、豆浆不宜多喝
豆浆中虽然富含钙质,但在夏天不宜多喝,以避免刺激原本就脆弱的肠胃,引发腹胀、腹泻等不适情况。
此外,豆浆也不宜空腹喝,否则蛋白质易被转化成热量被消耗,造成营养流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