婴儿身体中的矿物质约占体重的5%,钙约占体重的2%。身体的钙大多分布在骨骼和牙齿中,约占总量锝99%,其余1%分布在血液、细胞间液及软组织中。人有两个生长高峰期:1岁以前(儿童缺钙将导致发育迟缓,发育不良。诸如出牙晚、学步晚、鸡胸)和12—14岁(身材矮小、生长痛)。钙对婴儿的成长非常的重要,但是家长也不能盲目给孩子补钙,过量补钙会对婴儿的成长造成影响。宝宝缺钙的症状1、烦躁不安,常常不明原因哭泣,不容易入睡,就算入睡了也容易惊醒;2、出汗比较多,即使天气不是很热,也容易出汗;3、枕部脱发圈,后脑勺常会出现脱发的情况;4、比同龄孩子更晚出牙;5、囟门闭合迟,肌无力;6、神情呆滞、表情少,动作和语言都比同阶段的孩子落后;7、前额高突,形成方颅。或常有串珠肋,各个肋骨的软骨增生连起似串珠样,常压迫肺脏,使宝宝通气不畅,容易患气管炎、肺炎;8、厌食、偏食也与缺钙有关,人体钙元素摄入不足,易导致食欲不振、智力低下、免疫功能下降;9、出现湿疹也与缺钙有关,常见于头顶、颜面、耳后,伴有哭闹不安,枕后及背部多流汗;10、缺钙严重的甚至还可能引起鸡胸驼背、出现O形腿等等,这需要特别注意。宝宝对钙的需求量0-5个月的宝宝钙需求量在mg,如果吃配方奶,那么,只要每天的奶量达到-毫升,便可满足身体对钙的需要。6~12个月的婴儿需要钙量为mg/日,这与美国和我国所定的每日从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标准(RDA)~mg相同。需要注意的是:不同的喂养方式,婴儿对钙的吸收有所不同。母乳中钙的吸收率可达55~60%;而牛乳,不论是普通牛乳还是配方乳,吸收率都只有40%左右,因此单用普通牛乳喂养的婴儿仍需要额外补充钙。1~10岁儿童对钙的日需要量为-mg,但研究表明6~10岁儿童摄取钙超过mg/日,可能更能加速其骨骼的生长。此外,钙缺乏会导致牙齿珐琅质的成长延迟和龋齿的生成加速。因此,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提出对这一年龄段儿童每日应供给~mg的钙。这比我国的日推荐量(mg)要高。不同年龄段的宝宝如何补钙0-5个月的宝宝一般情况下是不需要补钙的,因为从母乳中摄取的钙质就足够宝宝对钙的需求了,只要每天的奶量达到-毫升,便可满足身体对钙的需要。5-11个月的宝宝开始添加辅食,每天的喝奶量逐渐减少。对钙的摄取量每天增至毫克,因此,从这时起应开始补充钙剂。主要是将奶水中钙的含量减去,看看还有多大的缺口。补钙的食物:乳类和乳制品,豆制品,水产品如海鱼,蛋黄,芝麻,山楂等,添加辅食后宝宝可以尝试吃。小编推荐两个简单易做的菜谱供大家参考哦:1.鱼泥豆腐羹原料:鱼弄成泥,豆腐做法:将鱼肉洗净加盐、姜,上蒸锅蒸熟后去骨刺、捣烂成鱼泥。将水烧开加入少量的盐,放入切成小块的嫩豆腐,煮沸后加入鱼泥,再加入少量的淀粉、香油、葱花成糊状即可。补钙奥秘:鱼肉和豆腐都是高蛋白和高钙食品,鱼肉含水分高、肌纤维短,它与豆腐结合,钙容易消化吸收。而且味道鲜美。2.猪血豆腐青菜汤原料:猪血、豆腐、青菜、虾皮做法:猪备豆腐切成小块,青菜洗净切碎。水开后,先加入少量的虾皮、盐,再加入豆腐、青菜、猪血。煮3分钟,加调料即可。补钙奥秘:猪血是补铁的优秀食品,它具有含铁丰富、易吸收,价廉物美等优点。虾皮含有大量的钙、磷是婴儿的补钙食品。1-3岁对钙的摄取量每天增至毫克。可他们的饮食是从以奶类为主,逐渐过度到以谷类为主的。调查显示,我国1-3岁婴幼儿饮食中的钙仍达不到需要量。因此,每天还应为宝贝补钙-毫克,奶及奶制品也仍是饮食中不可缺少的成分。每天最好饮奶毫升左右,同时注意安排奶制品、骨头汤、小虾皮、鱼类等富钙食物。4岁以后,宝宝每天需要毫克的钙。补钙的注意事项正常饮食情况下再补充营养素的时候家长要注意,有没有过量的问题,要计算钙量。但饮食中很难计算精确,因此可以隔两三天补充一次,这就有点象饮食,再好的东西总吃也不好,要换着花样,均衡搭配。冬天的时候可以适当增加补充次数。另外,0-3岁的婴幼儿味蕾非常娇嫩,对味觉更为敏感。很多家长喜欢给孩子使用带有甜味的钙补剂,认为这样可以让宝宝多吃一些,这是完全错误的做法。过重的味觉刺激会导致味蕾反应迟钝,影响到宝宝的味蕾发育,导致婴幼儿出现挑食偏食的问题,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育和成长。对于宝宝来说,出生后品尝的第一口奶就是母乳的味道,因此淡奶味才是最适合他们的味道。(图文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)AI智能面相:人脸定位,结合面相学,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,帮你解读面相信息。点击原文阅读,立即解锁面相玄机!预览时标签不可点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
http://www.laduzia.com/bbfx/5687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