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2日,网传山东一大学所有饮品店被禁止使用冰块。原因是有同学喝冰饮受凉,导致拉肚子打投诉。记者联系到校内饮品店店员,她表示,确实是在22日收到了禁止加冰的通知,现在都不做冰饮了。热线工作人员表示,已经收到多人反映了这个情况,已经给相关部门反馈了。
看了这个报道,这明明是学校不作为,矫枉过正一刀切,却被转嫁了矛盾,举报者成了众矢之的。喝完饮品腹泻,就应该去举报,让市监局调查,排除食品安全隐患。难道应该沉默,先想自己的问题,自认倒霉么。只对上负责,不对下负责,学校怕惹麻烦,直接就禁了冰块。这就是把矛盾,转移给了举报者,让学生认为,夏天没有冰饮,就是因为这个投诉者。正确的做法,应该让有关部门介入,进行采样抽检,结果发布公告。有问题就整改,没问题就照常,接受监督,欢迎纠错,这才是该做的。
这回可倒好,主张自己权利,反而被网暴唾骂。那以后食品安全,要全靠自己觉么,有了异议不能投诉,全指着自查自纠,市监局八百年抽检一回么。有人投诉就去查,直接禁了算什么,那以后食堂也禁了,水果店也禁了么。自己不想担责,就转嫁矛盾,同学们啊,社会险恶,学到了么。
当然,在检测达到标准的情况下,喝了肚子疼就认倒霉,打也不应该处理。不是每一个年轻人都适合喝加冰的东西吗,特别是年轻的女孩,特别是在经期前后,冰镇饮料很容易引发腹痛,应该自己管住自己。但是对于体制内,只要接到的投诉,那就是调查、处理并要纳入考核的。所以打这个事,大学生们还得抑制一下,不能有一点事就,如果仅仅是受凉肚子疼那很快就好啦,没必要。你一个电话,别人就调查处理半天,还要接受考核,你要别人保持正常情绪是不是也挺难?理解是相互的。
网友评论:
云无心45:既然是“非食物中毒”,那就是学生自己的身体状况导致的不适。学生乱投诉,“有关部门”乱作为。就跟疫情期间不许农民下地一样,就是“为了有作为而乱作为”,目的只是“免责”。
贼叉:现代版的因噎废食么?就因为吃冰拉肚子全校不让卖冰的食品?少跟我说什么冰块吃多了不好,抽烟有害健康还那么多人抽呢。
柴犬自由会实现的:我怎么感觉这学校还挺负责的,校内这些店乱七八糟的,有人管管挺好的,本来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喝冰的就是对身体不好,何况制冰机还容易滋生细菌。而且现在已经出事了还有人投诉,那校方处理一下不挺正常吗?再说真想喝冰块可以去校外买呀,现在也不封校了。
B·WONG:那个同学真是个人才,自己肠胃不好受凉就不要学人家吃冰,拉肚子还打投诉。哈哈哈哈,笑死了,这波我站学校,叫你们手贱。
归港老船:确实令人哭笑不得,不能投诉什么禁止什么,应该查查倒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,食品安全很重要,但也不能随随便便一刀切。
资料来源:综合山东商报、网友评论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