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段时间,奥运冠军杨威发视频“吐槽”,本想让孩子继承体操衣钵,结果全员“病秧子”:老大杨阳洋从小就生病,老二老三体质更差,几乎每个月都要病倒一次。因此决定双胞胎女儿暂时都在家里学习。
一个是世界冠军,一个是体操女神,2个武林壮士却生出了3个体弱多病的娃。一时间,网友纷纷调侃:“这就是‘桃李满天下,自家结苦瓜’吗?”
虽然视频中语气幽默轻快,但从他们夫妻俩的日常视频中也能看出来,家有体质差的孩子是真不容易:
三胎家庭,只要有一个生病,其他两个就容易被感染。妈妈照顾病倒的孩子,爸爸照顾累倒的妈妈,整个家都乱成了一锅粥,工作、学习、生活全都停转。
评论区不少妈妈都被狠狠戳中了:别说3个了,有1个体弱的都够呛啊!
养一个体质差的孩子,到底是种什么体验?
我们采访了2位娃经常生病的家长,一起来听一听她们的故事~
之前的没记,就光这一个半月,我家娃已经住了3次院。小孩子感冒生病本来是蛮正常的事情,但我家的只要接触到什么病毒、细菌,甚至只是去了趟公园、酒店,都可能立马咳嗽+呼吸急促,甚至喘到缺氧。
最严重的是3月份那次,医院去检查,医生直接不让我们走了,说血氧低到要抢救,立马安排住院了。
我们是双职工家庭,平时是孩子奶奶一个人带娃,生活有序运转,不觉得有什么。一生病住院,立马乱套。
奶奶一个老人,缴费、检查什么的也不会弄。只能我和孩子爸爸陪护,请假那几天,公司落下了一大堆事情等着要处理。
眼看娃还要住院,我赶紧打“一刻不能等立刻马上坐高铁!”他们就真的当天从湖南赶来杭州,连行李都没带,一件衣服穿了半个月。
好不容易出院了,我爸妈刚走,娃又发烧了。然后就是气喘住院、出院再住院的循环。现在只要孩子咳一下,全家人都焦虑到不行。
带娃最多的奶奶最敏感,孩子稍微有点不对劲,就会像福尔摩斯一样到处找原因:是不是昨天穿多了凉了汗?是不是今天衣服穿少了受凉了?
因为娃总生病,她还经常被小区里的其他奶奶“教做事”:“你家孩子怎么这么瘦啊?”“怪不得你家的身体差呢,你就不该这样那样。”奶奶心疼孩子,自己也委屈,背地里已经偷偷哭了好几次。
一开始奶奶还会给我们打电话,说孩子又喘了怎么办,整得我连上班都心惊胆战的。后来怕耽误我们工作,也不敢打了,只能给老家的爷爷还有我爸妈打,几位老人天天一起操心:孩子老这么生病可怎么办啊?
动不动就要输液、吸氧、上激素
一个娃生病,家里6个大人都快崩溃了。
以前孩子爸很想生二胎,经常劝我,生个二胎吧,不然孩子一个多孤单啊。这段时间折腾下来,他的态度也变了,主动跟我讲:二胎还是算了吧,能养好一个就不容易了。
最近听同事说,游泳对过敏和哮喘有好处,有点心动,准备夏天让娃去试试。希望有帮助吧!
1岁前,我家娃的身体还是蛮好的,虽然有点湿疹,但感冒发烧这种一次都没有。那时候我还有点小得意,觉得孩子体质好离不开我的科学护理。
没想到1岁后,这娃就开始疯狂打我脸了。频繁发热、咳嗽、过敏、拉肚子、呕吐……一波未平一波又起,各种病换着花样的来。光去年下半年,我就跑了将近20趟医院。
密密麻麻的挂号就诊记录
连兴趣班、幼儿园老师都委婉地说,“没见过你家请病假这么频繁的。”
当时都给我整emo了,学生时代被老师说是“带过最差的一届”,没想到现在长大了,还被说是孩子体质最差的家长。
每次看到其他妈妈说:都怪我不懂,这里那里没做好,所以孩子才会生病。我就很想说:不是的,不怪你,我都懂,孩子不照样生病么。
而且有时候也不是“懂”的多就是好,医院的主任“骂”了。
当时我家娃连续烧了2天2夜,一直是40度往上走。到省儿保挂了个专家号,医生看血常规没啥问题,特别斩钉截铁地说:“没事,回家吃退烧药就行了。”
可是我们今天已经吃了4次了还是烧。指南上不是说布洛芬一天最多只能吃4次么?
没事,你再加一次没什么,最多可以吃到6次!可我们吃退烧药没啥效果啊,吃完还是39度5,怎么办?
那就物理降温!啊?书上不是说物理降温效果不好,还可能让娃不舒服吗?
这一波“抬杠”直接把专家给气笑了,他直接来了句,“我看你就是书读得太多了!听我的就行了,出了事我担着。明天还烧再来复查!”
我死活不同意:“回家我实在不放心,来回折腾也麻烦,医院留观吧。求你了!”医生磨不过我,只能同意。住院那2天,孩子依然在烧,我依然很累,但心里那种慌张好了很多。
在医院熬了2天后,娃终于退烧了,浑身出疹子。直到那一刻,我才意识到,折腾了这么多天,原来就是个小小的幼儿急疹。
以前我轮转过儿科门诊,那时候我还年轻,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医生说不用开药,家长还是要开点药带回去。养了一个体弱的娃后我就懂了。
因为当孩子特别难受,而你什么都做不了的时候,那种焦虑会把人淹没。
不过,人都是会成熟的。这几年理论+实践结合下来,娃再生病我也没那么焦虑了(主要是焦虑也没用)。
与其内耗,不如去做自己能做的部分。生病的时候该咋办咋办,平时就多带娃去户外活动活动。
然后接受有些症状就是好不彻底的,比如过敏,比如咳嗽,习惯和它们共存。只要这次症状比上次轻一点、时间短一点,那就是赢了。
养了一个体质差的孩子,是种什么体验?
很难、很累、很糟糕。
但妈妈们也慢慢找到了自己的解法。采访中很多姐妹就提到,这么多年下来,感觉自己都变成半个儿科医生了。虽然娃还是容易生病,但多少有点经验应对,不会像刚开始那么慌了。
看完妈妈们的故事,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吗?你家娃体质怎么样?有哪些印象深刻的事吗?有没有从小体质比较弱,最后却成功逆袭的娃?欢迎大家来留言区分享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