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季,早晚温差大,腹泻等肠道疾病进入了易发季节,遇到宝宝腹泻,有一些家长认为就是吃坏了肚子,这样的认识是不正确的,腹泻病因复杂,并非“吃坏了肚子”那么简单。我院儿科医生建议,遇到宝宝腹泻,父母应分清腹泻病因,对宝宝腹泻病因难以辨别时,应及时就医。
腹泻并非“吃坏了肚子”
小儿腹泻是一种由多病原、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加和大便性状改变为特点的小儿常见病,大部分发生于6个月至2岁的小儿,尤其是在条件较差的农村或山区,平均每人每年发病2~3次以上。
引起腹泻的原因主要有两大因素:非感染性因素与感染性因素。其中,非感染性因素主要表现在下面4个方面:
1、饮食不当:如吃得太多、太油、太冷,频繁地调换新食品,超出宝宝肠胃承受能力,都容易引起小儿腹泻;
2、不良剌激:受凉、过热、精神情绪不佳,或过分紧张或受惊吓,也会引起腹泻;
3、过敏性腹泻:因吃了容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而致腹泻;
4、其他:如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、糖原性腹泻病等。
而感染性因素则包括肠道内及肠道外感染:
1、肠道内感染主要有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两种病因,其中,细菌感染主要是大肠杆菌和痢疾杆菌,常因牛奶污染、牛奶未经煮沸、奶具(如奶瓶、奶头)未能每次清洗煮沸等;病毒感染常见轮状病毒、呼吸道肠道病毒感染等等。
2、肠道外感染,如上呼吸道感染、中耳炎、肺炎等,常有明确的原发灶。
由此可见,腹泻病是一种综合症,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,绝非仅是“吃坏了东西”那么简单。
儿童腹泻宜对因用药
有宝宝的家庭,可以在家常备一些儿童腹泻药。但由于腹泻病因的复杂性,医生建议,父母在遇到儿童出现腹泻时,应分清腹泻病因,再对因选药。
怎样预防宝宝腹泻?
1.尽量给宝宝喝凉白开水,少喝饮料、少吃冷饮,因为这些可降低胃肠道的免疫力,易引发腹泻。
2.家中要备两套菜板、刀具,生熟食物分开加工,避免交叉污染。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,且储存时间不宜过长。食用前要加热,以热透为准。
3.尽量少给宝宝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,如螺蛳、贝壳、螃蟹等水产品,食用时要煮熟蒸透。生吃、半生吃、酒泡、醋泡或盐腌后直接食用的方法对于宝宝的肠胃来说都不可取。
4.凉拌菜要选择新鲜蔬菜,现吃现拌,最好放点醋和蒜,起杀菌作用。
5.叮嘱宝宝饭前便后要洗手,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,避免将细菌吃进肚肚里。
6.宝宝的碗、筷、水杯等等,每天清洗、晾干,并专用。如果外出就餐,最好也带着。
7.家长还要注意,宝宝睡觉时,不要让其肚子受凉,空调不要直吹宝宝。
-
欢迎
本文编辑:佚名
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://www.laduzia.com/xhfs/6482.html